大三儿

记录片大陆2018

主演:叶云

导演:佟晟嘉

 剧照

大三儿 剧照 NO.1大三儿 剧照 NO.2大三儿 剧照 NO.3大三儿 剧照 NO.4大三儿 剧照 NO.5大三儿 剧照 NO.6大三儿 剧照 NO.13大三儿 剧照 NO.14大三儿 剧照 NO.15大三儿 剧照 NO.16大三儿 剧照 NO.17大三儿 剧照 NO.18大三儿 剧照 NO.19大三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4

详细剧情

  大三儿姓叶,单字一个云,1970年出生在内蒙古的昭乌达盟。现在的大三儿,在当地一个铜业公司上班。在他近10年的生活里,除了四季的变化以外,似乎生活从始至终都一成不变。大三儿一直有一个想法,想着去一趟西藏,看一看珠峰;这件看起来不小不大的事儿却因为严酷的地理环境遭到周围人的劝阻,大三儿决心想在平平的生活里能有一点儿不一样,在普通的生活中去满足自己一个小心愿,于是他在坚持己见下说服朋友踏上了去往西藏的路……

 长篇影评

 1 ) 《大三儿》

叶云 内蒙古赤峰

缺陷:

-电视纪录片 很传统

- 同一场镜头剪的太碎 尤其追拍很多特写 很多角度 弄的挺花哨的 比如吃烧烤 宿舍吃盒饭 父亲在厨房 两人看电视 医院看病菜 瓜子 火焰特写 多人全景 双人中景 每个人的单人近景 水龙头水盆特写 手机特写反复出

- 场次之间跳太多 还老重复镜头 可以两三个机位全中近 小景别看着挑一点点 或者摇完;走路非得前后侧三角度带特写

阿皮的采访全 侧中 特写三角度切

父亲看手机里全家福特写和中景顺序反了

多次看窗外这个可以有

- 靠采访撑起来的内容太多

- 音乐撑的太多

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前期素材量不够 发生事件少 不写实 太刻意 想要的太多 剪的太碎

- 优点

父亲独白的那段内容很好 下摇照片 背影

(摄影师给了条上摇给了条下摇居然都用了

收音收的很好 地铁报站 雨声 打电话声音

前半段交代了以下几个事情:

1.想去西藏——各路人反对:父亲不同意他出去玩;朋友怕他心肺功能不行;带他出去有责任和压力;怕他积蓄不够 。

2.朋友:智力有些问题的春哥都成家了;缪金航 有了孩子 喜欢模仿别人 但也很快乐;朱朱朱广宁 给他手机装定位 带烧鸡替看他父亲(没想着一队人去西藏一队人留在内蒙?个人感觉西藏部分的内蒙插叙都是后面补拍的

3. 大三儿当时没和女孩挑明 说起爱情 是携手看夕阳的感觉 (还真贴了夕阳

4.家庭:自己是父母的心病 两哥哥和母亲相继去世只剩自己和父亲

后半段正式准备进藏的时候终于开始上道 剪辑和音乐很棒 瞬间感觉来了 但这也是我唯一看的很开心的几分钟;折多山副驾驶长镜头缓慢转弯挺好;阿皮背大三儿那段挺好;最后的信应该直接字幕或只留声音就行 过分渲染 适得其反

结束特意看了剪辑 导演自己剪的 我感觉他自己的思路没理顺 亮点没找准 人物是个好人物 虽然说相对在折取大三儿快乐的那部分来叙述 但最后的结果是快乐也没有所说的那么的快乐 人物多面性不够深刻;除进藏外没有别的事件 整体平铺直叙 有点可惜 跟素材量和拍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2 ) 认识大三儿

认识大三儿 /桓熔 赤峰市,2016年 一个叫三儿的凡人 镜头跟着他的生活摇晃 我跟着镜头 消磨着困在冠状病毒的时间 他比凡人状态低了很多 身高一米一 拖着个大扫把 一层一层楼梯 清扫他狭小的人生 46了,父亲80多 他俩在斑驳的厨房准备晚饭 然后吃饭、争论 电视旁立着母亲的大照片 然后他说大哥是运输公司开车的 二哥后来也开车了 我稍有欣慰,期待着这个家庭的一线光亮 他说也想开车,到处跑 说到工作,他显得小兴奋 平时能拿到1600,轮上节日加班就有1900 镜头转到烧烤店 他有朋友,听他们谈论着各种旅行,以及西藏 这样的聊天多次出现,他抽了很多烟 继续着上班,清扫,一层一层 和同事们说着乡土味的俏皮话 一个同事略有智障 另一个也是 说起他们都先后结婚了有了孩子 他似有回忆 曾经一女同事向他示好,他没把握好 那是个善良的残疾姑娘 他也表达了爱情观 追求完美,但只要你知我我知你 各自上班去,回来一起做饭、说说话 后来,就是2016年 那位一米八几的朋友终于同意带他去趟西藏 之前一直不敢答应,虽然他心肺弱于常人 我此时不能理解 接下来去体检,医生告诫并鼓励 瞒骗父亲去老家四川 老人抗美援朝转业内蒙,就五十多年了 出发前他去了墓地 给姥姥烧纸钱,递烟 给妈妈烧纸钱 给大哥烧,给二哥烧 他说大哥那年车祸没了,后来二哥也是 我没有绝望,跟着他 走在赤峰傍晚,刚下了雪 路边的铁栏杆好高 他们三个出发了 一路上不停测血氧浓度 告诉他海拔只有一千多,两千多 到了米拉山口到了布达拉宫 血氧低到70以下 他高兴的说一藏民给他献上了哈达,他们尊重他 起初他以为这是个收钱套路 钱,出发前他向朋友借了六千 悄悄给老父亲留了信 如果我没从西藏回来,记得把钱还给人家 我若回不来,就这样了,不要怨别人 拖累这个家很多年,也算你们解脱了 我以为拍摄结束了 他说坚持去珠峰大本营 这辈子就这一回了 他到了,在清晰可触的珠峰下 没什么人,干净 他在石头堆上不停的拍,与同事视频 最后他说,很多比他正常的人也没来过 2020.2.15

 3 ) 我从不祸害人,我只是用力地活着

他唱道:“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这是朴树重新编曲的歌《空帆船》,这首歌收录在朴树2017年发行的专辑《猎户星座》里,如今再度唱起,竟是为了一部电影。什么电影有如此魅力能打动朴树,使他愿意无偿演绎主题曲?

答案是《大三儿》。看完电影《大三儿》后,朴树被大三儿的精神所感动,他说:“生活给他的是压抑,他却释放出正向的能量。”这与《空帆船》这首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相契合的。

影片《大三儿》是一部聚焦于小人物的纪录片,影片中的大三儿是一位身高只有1.1米、患有侏儒症的普通人,但他却有着更高更大的梦想,他想前往西藏,即便这在其他人眼中不算什么梦想。

这不是公路片式的心灵之旅,事实上它更关注于“人”,着重讲一个“人”的历史与现实、家庭与生活。影片在前半段用了大部分时间来塑造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人物,这种叙事视角是平实的、纪录性的,而非猎奇的、居高临下的。

于是,经过导演的辐射式叙事,我们得以了解大三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人称“三哥”,两个哥哥却都因车祸去世,留下他与83岁的父亲相依为命;他在工厂做清洁工作,工资不到两千;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个,有过爱情,却逃避了;他有一群好朋友,经常聚餐撸串;他也会去买彩票,想象中奖后的情景……

只有认同了大三儿,才能感受到他去西藏的愿望有多强烈。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运转,但大三儿想要出去看看世界,为庸常的生活涂抹一点彩色,他不怨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公,他选择主动拥抱这个世界。

他首先要跨越的是身体的障碍,因为身材矮小,心肺功能不如常人,势必面临高原反应的威胁。医生劝阻,朋友担心,大三儿却坚持要去,在他看来,身体不该成为囚禁灵魂的牢笼。第一道坎儿需要说服的其实是自己,一旦明确了目标,封印在身体里的能量就将爆发。

其次是父亲的担忧。他从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年纪越大越没有共同语言,但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羁绊却刻在了骨子里。父亲清楚大三儿的能力,他怕别人歧视大三儿,也怕大三儿离开自己不能生活。

中国式父亲都不擅长表达感情,但生活的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因此,大三儿选择暂时隐瞒父亲,借去四川探亲之名,行去西藏之实。

影片《大三儿》将大三儿的人物困境展示出来,剥落了人物身上的铠甲,让人看到了他的内心。小小的身体,藏着大大的世界。这样的对比,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人物的感染力也迸发出来。

我们常以经验主义和主观感受去看待这一类人,认为他们生活艰难,命运坎坷,内心一定充满着痛苦、自卑、怨天尤人。当我们流露出悲悯的姿态,事实上就已经跌进了偏见的陷阱。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又怎么能真正地认识一个人呢?

大三儿“打”了我们的脸,他活得似乎比很多人更明白,更通透。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苦大仇深,更没有报复社会,而是以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豁达的态度去生活,去过自己的人生。简简单单也好,平平淡淡也罢,至少大三儿是对自己负责。

由此,影片还多了份难得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自然碰撞出来的,而非经过精心设计、有台词和剧本的。

影片中,大三儿说话经常让人忍俊不禁,如大三儿上班笑着对门卫说:“看到这个国际通用手势了吗?”那是竖中指;大三儿向朋友们说去西藏的想法时,用的是“我含蓄地、委婉地提出了去西藏的想法,他们含蓄地、委婉地拒绝了”,一本正经却令人捧腹。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实中的大三儿确实如影片中一般,时时迸发生活智慧,用朴实无华的言语装点平淡的日常。

有魅力的人物,便是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所在。以大三儿为切入点,却并不是关注同类群体的怜悯刻奇,而是回归真实的个体经历。大三儿梦想很小,只是想去西藏看看,但他碰到的问题也要多得多。幸好,这个有着人格魅力的小人物还有好人缘。

影片的另一个人物阿皮虽不是主角,但他和大三儿的友谊却令人动容。这个叼着雪茄、一看就是成功人士的中年男人,与大三儿站在一起怎么看怎么不搭。但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朋友,愿意陪着大三儿一起去西藏,在大三儿走不动时背着他往前走。有时,男人间的友谊让人热泪盈眶。

在朋友的陪伴下,大三儿来到了西藏。这个心心念念的地方,有无数人来这虔诚朝圣,有无数人妄图通过一次西藏之旅来净化心灵。但大三儿似乎都不属于这些行列,他只是单纯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说,他只是想暂时离开庸常的生活出去走走,只不过地点是西藏。西藏在大三儿心中只是一个遥远的地标,不是所谓的信仰。

所以,当别人问他心灵有没有得到净化时,大三儿却是笑着说道:“我感觉我的心灵挺纯净的,稍微净化净化就行了。”再次追问,他说:“我不祸害人。”

这个简单而朴实的逻辑,从大三儿的口中说出,居然带有那么一丝点题的意味。有人千里迢迢进藏,有人一路长磕不止,但如问心无愧,何必自我催眠,寻求信仰安慰。平凡人的哲理,足够点醒很多迷途中的羔羊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三儿》之所以拍得亲切自然、平近朴实,与导演佟晟嘉和大三儿从小认识不无关系。据导演所诉,大三儿在当地很有声望,而自己小时候也与大三儿同为邻里,和大三儿从小就熟悉亲近。导演叫大三儿“三叔”,把他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奠定了影片是以朋友的视角来看的,而不是以“他者”的眼光去看。

看《大三儿》让人想起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影片喷涌着鲜活的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韧性。导演对人物的选择恰到好处,让人看到了一个有趣、有魅力、有态度、有灵魂的大三儿,他是最最平凡的小人物,也是最最不平凡的个体生命。

-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4 ) 谁不是努力的活着呢?

今天0.2%的排片,还是跑去看了这部《大三儿》。 先说不太满意的地方,略显单调的场景跟反复利用的素材,让影片前半段显得有些冗长枯燥,不过随着大三儿奔赴西藏,节奏明显变得明快,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三儿何许人?一个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工人。为什么不说是普通工人?因为他不普通。身高1.1米,先天侏儒,月薪一千出头,家里只有老父亲,两位兄长都因车祸英年早逝,母亲也已离世。。。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导演要展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凄苦无比的侏儒的悲惨故事吧?其实并没有。 大三儿为人乐观善良,用他的话说,从不祸害人,活的坦坦荡荡,他平日最惦念的朋友不是智力有限就是行动不便。他一直的梦想是去趟西藏,最好能看看珠峰,医生无法告知他贸然进藏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可他的决绝还是打动了朋友,三人行一同进藏,完成自己的梦想。 生活在底层的人或许物质贫瘠,但精神生活一点都不凄苦。朴树专门为本片重新编排了老歌《空帆船》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人生一世,谁不是努力的活着呢?

 5 ) 给人群里,一个起眼又不起眼人的赞歌

全片看下来,

瞎写写我觉得好的点。

有意思的

1.去北京溜达,地铁里,大三儿靠在两节车厢交汇处,摇摇晃晃地,播报声响起“请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一个对味的小幽默。

2.父亲与大三儿这条线,两人的相依为命,使这部片子除了有友情、个人、爱情,也多了一角亲情的占据,每条线都处理、展示的很好,十分饱满的情感输出。

3.大三儿对于爱情的想象跟我好像哈哈,各自独立奋斗却又相互依偎携手看夕阳,是个很浪漫的人,这一点在他到了珠峰大本营还不忘给朋友寄明信片、在布宫给朋友们杀价买纪念品就很明了。

4.人物性格开朗幽默,有短暂的没结果的爱情,家庭悲剧,身高110cm却有到达珠峰的大梦想,人物经历电影感十足,颇觉得像权游的小恶魔。

5.看到最后,不得不感叹…朋友们是真的很好的人,剧情设置上,需要有那么几位帮助主人公,推动剧情发展的人,就是他俩这朋友吧,奥还有那个蹬三轮的朱朱。

影片真正打动我的最平凡而卓越的一点,就是用用伴随的视角,真诚又立体地给了我们一面镜子,平凡的拍摄记录,平凡的传达、抚慰、温暖观众。

 6 ) 灵魂的蓝图

最近在bilibili上看了很多鬼畜视频,就是那种看起来有点超自然有点吓人,细思极恐但又让人上瘾的内容,亚特兰蒂斯、埃及金字塔、天狼星人等等词汇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有概念了,不过就像科技的与日俱进一样,神秘学灵异学这些也都在不断地探索进步,不断有新书新的概念新的解释面市,来解答科学回答不了,而我们内心相当疑惑但你不能证明它并非不存在的这样一些事实。

大部分的科幻视频都市传说配音都有点吓人,不过Up主“来了宇宙哥”做的视频虽然总神叨地讲些灵魂的事,背景音乐还是比较灵动的,灵魂转世投胎到这个世界前会为自己这一世规划一张蓝图,比如在哪些方面想要获得成长,比如健康、社会关系、财富等,然后他们来到这一世经历这些他们选定的命题并使得灵魂活的升华,也就有点像不断地修炼这样的概念。

说到灵魂这个概念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但其实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就高频地提到过,创造主创造宇宙不久,就创造了诸神,然后由神创造有血有肉的人。人存在于宇宙中,和其他有形物一样,一出生就有灵魂。灵魂虽是由最优秀的理智造成,具有永恒的性质,但在进入人体后,却会屈服于肉体的要求而迷失方向(进入瘦体后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人是否有理智是在几种循环运动中决定的。人在这些循环运动中,如果接近理性世界,神给人提供知识即理智,灵魂会变好;人如果接近感性世界,则人从神那儿获得的只是意见,灵魂会变坏。

现在地球上有70多亿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有这么多的灵魂存在于实体里,而每个人都正在用此生的经历完成生命的洗礼。《大三儿》是一部纪录片,全程几乎没有G点,但是我佩服导演自费前期经费拍摄这部并不赚钱的纪录片出来,虽然最后票房也比较惨淡,但是也算是完成了某个人一个大大的心愿。而导演跟三儿是二十多年的相识,虽然渐渐文化脱节聚餐也没什么好说,但是情义在那里。

大三儿在转经筒的时候有段话:我没想到过说,我上辈子造过什么孽?这辈子积德为下辈子,修个好来事。这些我都真没想过,我只想到这辈子活得挺,挺费劲的。有些东西好像真是上天注定的,我们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兄弟,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长辈与晚辈,他们对我的爱就是这么短,我跟他们的时间也就这么长。上天就给你这么长时间的缘分。

我记得《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里那个CNN女记者先是为了获得头条新闻的功劳,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发布了博人眼球的FBI调查理查德的新闻,而后这个当了3天英雄的保安队员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推上风口浪尖,整个生活都被扰乱。辛亏理查德找了个好律师,他并没考虑过这个律师多优秀,只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他想到了这个人,而这个律师是唯一一个“没有把我当成一个5岁小孩,没有叫我零食狂,没有叫我死胖子,米其林怪以及面团宝宝,只有你把我当成一个人”,虽然他们彼此了解也并不多,但是他们信任对方的人品。所以出于道义的本能,那个律师在这个案子上做了很多帮助,也给予了很多精神支持。

总有些人,也许很少,他们会相信你,因为他们本身也很单纯,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好像并不怎么慷慨,因为做坏人看似更简单,你一路走下坡试试就知道。但是坚持自己理念,无论是非常正义还只是不祸害人,本身就像爬坡一样艰难。人的念头是很容易瞬息万变也很容易被社会左右的,动不动骂娘了,动不动仇恨社会了,动不动怀疑人生了。可是无论多困难,在千万个选择里始终做出正面选择的人少之又少。

但其实每一次正面的选择都是智慧的召唤,也都是灵魂拷问后向真理趋近的过程,无论是多渺小多平凡的人,在结束这一世的生命时,所有物质的存有都会尘归尘土归土,而那些看不见的品质、记忆、向善的光明都会留在你的21克灵魂里,被携带到更久远的未来。

 短评

《大三儿》不太好分类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但无疑是一部好电影。深情而幽默,悲凉又温暖……

3分钟前
  • 悟空的空间
  • 力荐

180420 北影节第29场 超过期待值的纪录片,看到另一种少数人群的生活,没有自怨自艾,看到的都是希望。有亲情,有友情,还有梦想,并不觉得同情,而是理解。以及看完只想给家里老人去个电话。

8分钟前
  • 弯弯的月亮酱!
  • 推荐

纪录片应当是“发现”比“虚构”更有力量,片子有设计过的痕迹,两个场景间沟通的双机位尤其明显。还有导演提出的问题,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都是电视台编导落下的病根儿。好在人物本身和进藏的事件有特点,“我不纯洁吗?我不祸害人。”成了加分题,扫墓那段也被感动到了。

1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不幸的人对生命的尊重,这一点会转化为驱使我前进的动力。

16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就这样走着,像样儿地活着。”——有些事,做过了也许也体现不出什么不同,但确实,它就是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想要被世界拥抱,先要主动去拥抱这个世界”,导演说的。CUC,2018年5月17日,纪。

17分钟前
  • 村上春晨
  • 推荐

因为步子小,所以走得远;因为个子矮,才想站得高。比谁都不相信命运,转经轮前却比谁都虔诚。比谁都渴望生活眷顾,生活却待他比谁都残忍。千里的缘分,经筒你二十贱价卖我;几世的修行,修来与亲人浅薄的缘分。他理解不了父亲的乡愁,父亲理解不了他的执念。比别人活得费劲,却比别人站更高,看更远。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看过粗剪,高级到爆!

26分钟前
  • 小小巫
  • 力荐

并不是片子拍得好,而是主人公大三儿真的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并且在镜头前足够坦诚。反倒是导演操之过急,太过于机巧得采用了叙事性的拍摄剪辑方式,摆拍痕迹严重影响了成片效果,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一部真人出演的剧情电影还是一部伪纪录片?

29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迟到五分钟,两个人包场,只能说有缘,没有结果,老爸挺可爱哈哈,嗑瓜子吃串的三人里坐对面一直不说话那个男的挺像刘以达手动捂脸表情,居然还偷运了手机露点小视频哈哈。美好。导演还会作曲厉害了,片尾曲好听,很契合推广曲朴树《空帆船》。海报设计师黄海。

33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设计很精巧的记录类型,收音镜头剪辑放映商业运作感很强。进藏宣传片啊,对边缘人的关切差强人意,老感觉跟《冈仁波齐》差不多性质,公映绝对戳中一堆都市精英g点,比如我身后俩文化人就说可以冲一冲奥斯卡,认真的。

38分钟前
  • 判官
  • 还行

相比跟风西藏题材的那些作品,这部纪录片非常扎实克制,完成度还不错。难得的是电影并没有局限于大三儿这一男主,其身边的人形象也较为立体。跟去年那些西藏电影相比,它是真正跟普通人相关的,也更能激发出大家想去西藏的冲动。

41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据导演介绍,大三儿虽然残疾,但以前常拉兄弟帮小朋友出头,混得挺开,孩子们也跟他好,只是长大了就越走越远,他说像售票员送走一批批乘客,这似乎更戏剧性,但理解导演在有限篇幅内集中讲一个故事。月薪1500自尊心极高的侏儒清洁工,有个抽雪茄喝红酒无比温柔又两肋插刀的朋友,生活永远高于同人。

45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可能是最好看的国产公路电影了,而且还是真人纪录片。活着,卑微如尘,命若野草,有机会就该去远方走走看看,不为什么净化心灵之类高大上的理由,只是有些美好的想象,只是生而为人有些不甘心,翻转着偌大的地球仪看一看,世界那么大,我们出生成长、工作生活的地方就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坐标点,是该出发走一走的,就像在洞穴里闷久了的蚂蚁,偶尔钻出来透透气,然后再回去继续闷着,一日三餐日子如常,脑子里却已经有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像大三儿学习!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去西藏就为好玩不行吗?干嘛非得净化什么心灵啊。拍纪录片就为好看顺便传达一些人生态度不行吗?干嘛非得装什么墙上苍蝇努力、保持不介入的客观性。《大三儿》基调上加目的性明确的剪辑,弄得太像公路剧情片,但这有什么不好呢?近些年奥奖提名那些纪录片好看吗?是不是也该批评故事性太强。没必要为捍卫纪录原教旨主义,去与故事为敌吧。

49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尼科尔斯曾断言:“只有通过考察一系列声音、画面如何表情达意,我们才能把纪录片从那种将纪录片等同于现实,把银幕视作一扇窗,而不是一个反射的平面的反理论的、意识形态上沆瀣一气的观点中解救出来。”《大三儿》就是回归作品、回归创作过程、回归观众的接受行为的过程。

54分钟前
  • 猪窠以及萝卜
  • 力荐

五月灰色的阴雨天,观于明德书店。残疾,失独,底层,看上去苦难的生活和操蛋的人生,观看过程中却让人笑声连连,与镜头表现和叙事手法必定是分不开的,但大部分时间没有刻意去煽情撒鸡汤还是非常可贵的,更多的是三哥的人格魅力的确赋予了电影以光明的底色。开始思考何为纪录片,毕竟有观看就有观点

57分钟前
  • 逸禾
  • 推荐

一开始以为,主角是小儿麻痹症,后来发现……也是正常人呀。表达欲望强烈,实现梦想也有贵人相助。人生故事,更是写不出来的剧本。片子有摆拍与情节设计的成分,以为摄影是在赤峰这种灰头土脸的地方,无法施展,但发现在四川西藏,也拍得很流水,所以始终有美感不足之嫌。

6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3.5;前半段略细碎,但进藏以后愈来愈好,角色幽默达观的魅力逐步散发,有趣的灵魂难得,难得的是上天从你那里夺走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赠---坚强乐观友善的脾性,执著热情的逐梦心,以及周围一群有爱的人们;写给父亲的信真挚感人,不以猎奇为目的地描摹日常是一大亮点,小人物也有春天。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5,纪录片不是流水账,生活流也不是没重点。老是抛没头没尾的金句目的是?大三儿在片中一点也不成熟(导演映后谈中提到的事迹到是很值得深挖)尤其是看到他的遗书,还让他爸还6000块钱...硬是让我回想起了自己18岁时那无理取闹的刁样..其实大三本人挺有电影感,属于导演拍坏了

1小时前
  • 夜礼服假面
  • 还行

4.5。对话非常有趣,能感受到纪录片中人的可爱。收尾收得极好,从三叔上了朱朱的三轮车开始,配合背景乐,整个气氛重新有了延续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再感慨一句,收得真好。这种抖机灵的说话风格是我喜欢的。@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

1小时前
  • 林莫得意斯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